魏一斋(1906-1975),曾用名魏兴谦,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他知识渊博,医术精湛,一生从事医务工作四十余年,对革命事业极端热忱,是继1939年毛主席表扬白求恩后,第二次受领袖题词表彰的大夫,堪称“为革命服务”的医生。
魏一斋1934年毕业于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妇产科医师。1936年,入北平协和医院深造,后留任妇产科医师,与我国著名医学家林巧稚相处共事。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青岛解放后,党派他到山东大学工作,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兼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
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早在1927年他在山东潍县文华中学(后改为广文中学)读书期间,就参加过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受到革命教育和锻炼。1936年,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进行救亡活动。1937 年7月“七七事变”后,魏一斋为了抗日救亡,放弃了当时在协和医院的优厚待遇和物质条件,离开北平到安徽巢县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安徽巢县普仁医院工作。1938年春,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团体,积极进行救亡活动,结识共产党员刘矻夫后,随即要求去延安。1938年5月,他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热切要求前往延安。但钱之光却希望他留在武汉协和医院,以便协助一批新四军伤病员免费住院治疗。于是,魏一斋留了下来,同年夏,遵照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担任武汉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在此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使新四军一批伤病员其中包括予川、李先念等同志得以免费住院治疗。随着战事的急剧变化,1938年9月,武汉告急,武汉协和医院不得不迁往重庆。经王梓木、钱之光介绍,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协助下,魏一斋当月16日到达日夜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夙愿终得实现。李坚在《忆魏一斋同志》一文中写道:他(魏一斋)去世后,卫生部医政司林士笑司长在我家向前来看我的《健康报》总编介绍:“魏一斋是北平协和医院医师中唯一到延安参加革命的,总理很器重他”。总理每次从重庆回延安都要到中央医院魏一斋的住宅看他,并带给他齐鲁医学院的学报和种种消息。
毛泽东在魏一斋到延安之前,就已经知悉他在国统区时曾帮助过共产党人。因此,魏一斋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特意抽空在所住窑洞里接见了他。毛泽东拉着魏一斋的手,风趣而幽默地说:“魏大夫,人家是逼上梁山,你却是自投梁山哟。我们这里正缺一个安道全,欢迎欢迎啊!”毛泽东在这里将魏一斋比作梁山好汉里的神医安道全,可见他对魏一斋的重视和信任,魏一斋也很感激毛泽东的信任,高兴而谦虚地说: “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我愿意为革命事业服务。能到这里来工作,是我梦寐以求的,我备感荣幸。”初次见面,魏一斋就给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自从那次接见之后,毛泽东每次碰到魏一斋,总是问他是否习惯在延安的艰苦生活,并要求有关部门照顾魏一斋的生活,以使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后来,毛泽东还专门送给魏一斋一匹马,说:“你治病救人,经常要爬山越岭,骑马方便。”那时边区条件很差,边区主席才骑小毛驴,一般中央干部都是步行,可见毛泽东对这位从国统区过来的医务工作者的特殊关怀。
魏一斋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期望。在延安工作期间,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勤奋认真,日夜忙碌,服务热忱。历任中央卫生部直属卫生所医务主任、八路军医院医务主任,中央医院医务主任、院长,兼亚洲学生医疗院院长,西北联防司令部重伤医院院长,西北联防司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并一直兼任中央医科大学教师和中央主要领导人的保健大夫。他不但在医务人员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还为我党我军培养出了大批医护人才,为边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了培养接班人,对新来产科的王郓同志,从划皮开始,一点一滴的讲给她听,手术如何作,发生了问题如何解决,慢慢地让王郓主刀,他当助手培养王郓大夫作手术。
获领袖题词表扬。1940年前后,中华红十字会要调遣原红十字会第23医疗队的大夫金茂岳及其带领的医疗队返回西安。其时,延安中央医院刚成立不久,金茂岳正在延安中央医院担任妇产科主任。魏一斋利用齐鲁医科大学校友的特殊关系,成功地动员金茂岳等医生留在延安工作,使他们感到在延安工作备受尊重,大有用武之地,从而为延安中央医院的建设留住了人才。中央主要领导得知中华红十字会医疗队金茂岳等医生决定留延安工作的讯息,十分高兴。随即,毛泽东和朱德特意邀请医术精湛的魏一斋和金茂岳共同进餐,并与二人交谈了有关中央医院建设问题,征求二人的意见。毛泽东鼓励二人向白求恩大夫学习,努力办好医院,为革命做贡献。随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其亲笔题词,以赞扬魏一斋的光辉业绩和为革命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对魏一斋为革命医疗事业作出贡献的敬意。毛泽东的题词是:“为革命服务。敬赠魏大夫。毛泽东。”周恩来的题词是:“为边区医院树模范作风,一斋主任。周恩来。”朱德的题词是:“一斋同志纪念。救人、救国、救世。朱德。1940年6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领袖的亲笔题词(原件)及毛泽东与魏一斋等人的留念合影,如今珍藏在北京西山绿树掩映的中央档案馆贵重档案库中。随着岁月的流逝,领袖题词和照片作为国家特级档案珍品,其价值愈显珍贵。
1949年青岛解放后,党派魏一斋到山东大学工作,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兼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他一方面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一方面领导解放后青岛市医疗机构的改造和建设工作,埋头苦干,不求名利,其家乡亲朋,都不知他在青岛工作。当时凡是党派去的干部均改为薪金制,所以决定也给魏一斋发薪金,但他坚持不要。他说:“我参加革命不是为了钱,为钱我就不去延安,吃小米穿粗布衣我认为光荣,我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在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期间,他重视医德培养,想方设法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各种渠道为医学院聘请优秀教授和讲师,聘请了叶衍增、田临泉等有一定名望的学者,充实扩大医教队伍。他新组建微生物和卫生学两个学科的教育,并最早提出教育与实践结合,曾多次组织医疗队到胶东各县农村看病,为老解放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他还经常参加附属医院的外科和妇产科手术,有的主任就奇怪地问:“你这样好的技术为什么去延安?我们以为你技术不好才去的。”他回答是:“因为我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在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战火烧到我鸭绿江边时,他及时抽调外科最优秀的教授,以冯忱等人为医务骨干力量,组成抗美援朝医疗队前往战地医院工作,医疗队出色的工作为山东大学 医学院赢得了荣誉。
魏一斋1951年3月至1954年10月调北京任中央卫生部教育处副处长。1954年10月至去世,任中央卫生部教育司副司长,并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魏一斋一生从事医务工作四十余年,医学精益求精,工作极端负责,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医生,即使有点进步和成绩,完全是共产党、毛主席哺育、指引、鼓励的结果,因为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有毛主席、共产党的指引和领导,他才能受到表彰。毛主席的题词“为革命服务”,不仅是他的指路明灯,更是当时全国一切知识分子的指路明灯。正因为有了这盏明灯,中国浩浩荡荡的知识分子才争先恐后投入革命统一战线,在革命大熔炉里冶炼成长,成为真正的革命者——共产党人,并在各个岗位上和各项事业中成为拔尖人才,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整理者:苏红燕)
参考资料:
1.李坚:《忆魏一斋同志》,本书编委会编:《白衣战士的光辉篇章:回忆延安中央医院(1939.4-1950.8)》,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8页。
2.阚景奎、赵华伟、周钦生:《为革命服务的魏一斋大夫——魏一斋长子耄耋老人魏家俊专访》,《中国档案》2009年第12期,第62-63页。
3.常杰:《红色医生魏一斋》,刘培平主编:《山大第一》,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4-176页。
4.常杰:《“红色医生” 魏一斋》,https://www.qlyxb.sdu.edu.cn/info/1009/5749.htm,2019-08-22。[引用日期2023-03-21]
5.孟红:《毛泽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题词》,《党史博览》2021年第4期,第1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