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介绍

本馆概览

首页 > 本馆介绍 > 本馆概览

本馆介绍

山东大学档案馆、校史办为学校直属机构,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校办内设档案室,1990年5月成为独立建制的山东大学档案馆。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山东大学,三校区档案馆(室)随后合并为档案馆(校史办),2023年调整为校史办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即为现在的档案馆、校史办。山东大学档案馆、校史办设有综合管理部、业务指导部、保管利用部、信息技术部、档案编研与校史研究部5个科室,1998年被国家档案局批准为科技事业“国家一级档案管理”单位,2004年获评山东省特级档案馆。

档案馆、校史办馆藏档案丰富,共有10个全宗,截至2023年底,馆藏档案47.1万余卷(件),包括山东大学堂、省立山东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含原华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及其前身齐鲁大学)等学校不同历史时期档案。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山东大学创办、变迁、发展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其中珍藏有: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陈奏开办山东大学堂奏折(复制件),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复制件),1905年山东高等学堂毕业证,1908年山东共和医道学堂成绩单,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洪琛、老舍、童第周、王淦昌、罗荣桓、臧克家等在校执教、学习的材料,毛泽东给高亨先生的亲笔信(影印件),江泽民、李鹏、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的照片和亲笔题词等。

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和档案资源的保管利用信息服务机构,档案馆、校史办落实一校三地档案工作一体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加快实现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保管为原则,围绕打造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要求,坚持制度引领、资源协同、数智赋能,以档案建设助推学校治理,档案治理效能与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多次获评省级档案系统先进集体、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档案馆、校史办依托档案资源开展档案校史文化建设,举办华岗、童第周、王淦昌、束星北、罗荣桓、刘先志、潘承洞、老舍、臧克家、百年医学名人、饶宗颐、朱树屏等名人纪念展20余次和《百年校史展》《山东大学与奥运》《抗战中的山大人》《山东大学在青岛》等大型图片展,主办或参与举办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等多个大型学术研讨会。编纂出版《山东大学英才录》《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我心目中的山东大学》《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战士·学者·诗人:臧克家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刘先志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史话》《山东大学纪事》《山东大学简史》等图书30余种。2021年新建成的校史馆,全方位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是学校的文化地标和靓丽名片,年均接待参观20,000余人次。

存真求实、鉴往知来,档案馆、校史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四个好”“两个服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为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校史力量。



  • 档案远程预约系统

  • 山东大学档案与校史

  • 山东大学数字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