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日,是山东大学建校122周年校庆日。山东大学校庆日几经变更,正式确定为10月15日,始于1991年建校90周年。199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在当时的洪家楼老校大操场隆重举行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从诞生之日起,学校先后经历了山东大学堂、省立山东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山东大学校庆日的变更和确定也是伴随着山东大学的发展历程不断衍变。
清朝末年,国势日微,列强环伺,危机四伏。在变法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不可遏止。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光绪皇帝正式下令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根据光绪皇帝“兴办学堂”谕,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于九月二十四日上奏光绪皇帝《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光绪皇帝于十月初六日朱批:“知道了政务处暨各该衙门知道单并发”。袁世凯的奏折得到朝廷批准,山东大学堂的筹建被提上议程。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也就是1901年11月25日,山东大学堂举行开学典礼,校址设在济南泺源书院。

《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及光绪皇帝的朱批

山东大学堂开校教职学员合影
1904年,根据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关于“癸卯学制”的规定,山东大学堂改称山东高等学堂,随后迁入济南杆石桥新址。1911年,山东高等学堂改称山东高等学校。1914年,根据“壬子学制”改革,山东高等学校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山东公立法政、工业、农业、商业、医学和矿业等六所专门学校。1926年7月24日,山东省政府决定将六所山东公立专门学校合并为省立山东大学,并将山东省第一、第二、第六、第十中学高中部学生拨给学校作为附属中学,任命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清末状元王寿彭任校长。1926年8月5日,省立山东大学正式成立。1926年9月5日,省立山东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省立山东大学校门
1928年5月3日,日本派兵侵入济南,肆意焚掠屠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三惨案。1928年6月,省立山东大学因时局动乱停办。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成立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蔡元培的建议,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将国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筹办,除接收原省立山东大学外,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校舍收用。经过两年多的筹备,1930年9月20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杨振声任校长。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国立青岛大学是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成立的,私立青岛大学由青岛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和地方士绅于1924年8月创设。1930年12月9日,学校召开校务会议,规定每年的9月20日为本校成立纪念日。1932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改称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

私立青岛大学校门

国立青岛大学校门

国立山东大学校门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立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再迁四川万县。1938年3月,教育部下令“国立山东大学暂行停办”,师生大部分转入国立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抗战胜利后,以汤腾汉教授为代表的山东大学校友自动组成“国立山东大学校友复校促进委员会”,强烈要求迅速恢复山东大学,得到当时的国民政府批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师生、校友克服重重困难返回青岛。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为校长。1946年10月25日,国立山东大学举行复校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正式开学。

1946年12月28日,国立山东大学复校纪念典礼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国立山东大学迎来新生。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3月15日,国立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在青岛合并,成立山东大学。1951年3月18日,华大山大合校后的第一次校委会在讨论科学研究工作时作出如下决定:在每年的校庆活动期间举行科学讨论会,检阅一年来的科研成果。1951年4月24日,中央教育部批示:“据报华东大学于1951年3月15日正式合并于山东大学,除转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外,准予备案。”为纪念合校成功,1951年5月14日,校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改定3月15日为校庆日。

1951年3月19日,山东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暨合校成功庆祝大会

1951年5月14日,校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改定3月15日为校庆日
在校庆活动期间举行科学讨论会,旨在每年借此时机,总结交流教学改革经验,检查科学研究成果。讨论时间约一个月,即自3月15日开始,至4月中旬结束。讨论会的论文经过修改、补充后,转到《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杂志或校外刊物发表。有时还出版校庆论文专集。1958年10月,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回济南。校庆科学讨论会因迁校济南中断。1959年,学校恢复校庆科学讨论会。1981年3月15日,全校师生员工隆重集会庆祝山东大学建校55周年(当时以1926年为学校建校起点)。1981年校庆除了继续开展校庆科学讨论会,还举行了学术报告会,专题座谈会,教学科研成果展览,考古文物、师生书画、校史图片展览,校庆文娱晚会和体操表演等。1986年5月6日,山东大学建校85周年庆祝大会举行,会上表彰了在校工作40年以上的教职工,并向“六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材奖获得者授奖。

《山东大学报》有关校庆科学讨论会的报道
199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隆重举行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12000名师生员工和1200余名校友参加大会。1996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建校95周年庆祝大会在科学会堂隆重召开。1999年10月15日,学校在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召开庆祝建校98周年暨百年校庆动员大会,山东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2000年7月,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大学。200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中心校区新建体育场隆重举行。15日晚,“与世纪同歌”校庆文艺晚会在省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百年校庆的成功举办,对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新山东大学来说,达到了外树形象、内促融合、打基础、聚人气的良好效果,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200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201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大会在新落成的山东大学体育馆隆重举行。110周年校庆以“文化校庆,学术校庆”为主题,共举办1100余场学术讲座、110余场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端学术论坛,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校庆晚会的主题曲《我的山大我的家》——山东大学校友之歌,成为山东大学校友文化的主题歌曲。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山东大学进一步梳理了学校历史传统和文化脉络,确定了山东大学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校歌、主色调。校庆期间,5万余名学生、3万余位校友、全校教职工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广泛参与,使参与校庆活动人数达到12万之多,为历届校庆之最。110周年校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媒体定位为“大学校庆‘风向’渐转”的标志。

2011年山东大学隆重庆祝建校110周年,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202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庆祝建校120周年大会在中心校区体育场隆重举行。120周年校庆以“百廿山大,强校兴国”为主题,遵循全员参与、开放共享、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以校庆促发展的工作理念,集文化校庆、学术校庆、开放校庆于一体,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百廿山大 强校兴国 2021年10月15日庆祝山东大学建校
1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通过梳理山东大学122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山东大学校庆日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衍变,但以校庆为契机不断践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的宗旨一直未变。特别是百廿校庆在国内首次采取“一票两图”方式发行校庆纪念邮票,新建“三馆”、举办“五展”,全面回顾办学历史、系统总结办学经验、充分展示办学成就,圆满实现了“文化校庆、学术校庆、开放校庆、平安校庆”目标,形成了“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善作善成”的校庆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弘扬了山大精神,提升了社会美誉度,汇聚了全体山大人奋进“强校兴国”征程的强大合力。
值此山东大学122岁生日之际,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山东大学生日快乐!
素材来源:
1.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2.《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山东大学百年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3.山东大学档案馆编.山东大学年鉴(2000-2001)[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4.刘培平,李彦英主编.山东大学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王琪珑,赵爱国主编.山东大学纪事:1901-2020[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1.
6.山东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WSXB1951-1-030。
7.山东大学校史馆
8.山东大学新闻网
作者:苏红燕、路云生
图片编审:耿德良
终审: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