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单位:
《山东大学年鉴》是由学校年鉴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的一部综合性资料工具书,是全面系统记述学校各领域、各方面建设发展情况的年度史料性文献。为做好《山东大学年鉴(2024)》(以下简称《年鉴》)编纂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年鉴》编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大局,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载2024年度学校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果。
二、编纂要求
1.依法编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年鉴》编纂工作,涉密内容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审查程序。
2.实事求是。《年鉴》撰写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原则,客观反映本单位一年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大事、要事、新事和特事。只记述,不评论。
3.收录时限。《年鉴》记述时限上起2024年1月1日,下止2024年12月31日。部分内容依实际情况,在时限上可略有延伸。
4.篇章结构。除山东大学概况、特载文章、大事记、附录等类目外,各单位供稿以“基础信息+大事要闻”为选题重点,以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和基本撰稿形式,条目以【】号为标识。
年鉴条目分为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两类。综合性条目以【概况】为段首,集中记述本单位各项工作的总体情况。专题性条目以【(具体标题)】为段首,记述本单位年度大事要闻,一事一记,原则上不超过3条,可附带一张图片说明。
年鉴条目由标题、释文、署名三部分组成。标题要具备信息性、新颖性和易检性等特性,做到中心词突出,题文相符;释文要避免空洞无物,尽量用丰富的数据和事实传达更多有效信息;署名即该条目的撰写者姓名。机关各职能部门和直属、附属单位《年鉴》编纂体例范式请参照附件2,各学院、教学科研单位《年鉴》编纂体例范式请参照附件3。
5.语言风格。《年鉴》采用规范语体文,使用第三人称,开门见山直述其事,述而不论,文字力求简洁凝练,切忌夸张、套话、空话之类言词。单位名称和专用名词在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之后出现用简称。
6.撰写字数。以3000字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3500字。
三、撰稿分工
各单位撰稿分工和资料上报清单见附件1。
四、报送要求
1.年鉴编纂是校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各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年鉴》编纂工作,并经本单位分管领导审定后报送。
2.报送材料使用word格式,标题使用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字体,正文使用仿宋三号字体,行间距为29磅。
3.请各单位于3月17日前将电子版材料(以本单位名称命名)和《年鉴》编撰负责人信息表(见附件4),发送到邮箱:xiaoshi@sdu.edu.cn。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苏老师
联系电话:0531-88361155
附件1:《山东大学年鉴》上报材料清单
附件2:《山东大学年鉴》编纂参考模板(部门)
附件3:《山东大学年鉴》编纂参考模板(学院)
附件4:《山东大学年鉴》编纂负责人信息表
档案馆、校史办
2025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