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校史

山东大学校简史

山东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所起源性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创办的大学,迄今已有115年的历史。

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迫于形势,清政府实施新政,兴办新学。1901年,光绪皇帝诏令全国创办新式学堂,山东巡抚袁世凯率先积极响应,上奏光绪皇帝兴办山东省城官立大学堂,并制订了详细的办学章程。光绪皇帝欣然谕准,并令各省仿照山东章程在本省兴办学堂。此后,各省纷纷效仿,全国掀起了兴办新式教育的潮流。山东大学创建伊始,就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范本。

袁世凯聘请登州文会馆第二任馆主赫士筹办山东大学堂,并由其任总教习。聘请位文会馆毕业生来堂任教。

山东大学堂首批录取学生80名。印制了中学与西学教材。1901年11月24日,山东大学堂暂借泺源书院开课,唐绍仪任总办(校长)。

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就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作为办学宗旨,百余年间,山东大学一直为了这个使命而努力。“天下”观、“国强”观,彰显了山东大学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责任感。

1904年,山东大学堂因学制改革,改称山东高等学堂。1911年改称山东高等学校,1914年停办。先后培养了770多名毕业生;其中多人赴欧、美、日留学,徐镜心、张伯言等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的发起人和组织者。


山东大学堂停办后,部分师生转入山东公立法政、工业、农业、商业、矿业、医学专门学校。六所专门学校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新式专业人才,其中有民族企业创始人、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等等。抗日名将张自忠1912年入山东法政专门学校学习。后投笔从戎,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1940年5月,以身殉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为其题词悼念。

1926年7月,山东省政府决定将六所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省立山东大学,清末状元王寿彭任校长。学校设文、法、工、农、医五个学院、十三个系。1928年,五·三惨案后,日本占领济南,省立山东大学停办。省立山大存在时间较短,她在困难时期,艰苦奋斗,为山东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在省立山大附设高中就读,最初,他对经史科目并不感兴趣,曾说“大明湖里青蛙的叫声比老师讲得好听”。王寿彭校长许诺以书作相赠勉励季羡林读书,因为王寿彭为清末状元,擅长书法,颇有名气。季羡林连续两次取得年级第一名。王寿彭没有食言,赠送季羡林两副字画。这两件礼品成为季先生一生最珍视的东西。后来,他说是山东大学改变了他的一生,给了他学术方向,他永远感谢山东大学。


1924年,青岛官绅创办私立青岛大学。著名革命家罗荣桓元帅曾在此就读,毕业后走向革命生涯,是十大元帅里面唯一有大学教育经历的元帅。

1928年,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后,国民政府决定在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教育家蔡元培建议,将国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筹建,把省立山东大学与私立青岛大学合并,组建国立青岛大学。教育部采纳了这个建议,任命杨振声为校长,成立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9月20日,国立青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杨振声校长毕业于北大,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学识渊博。他学习北大、清华的办学理念,兼收并蓄,广揽英才。闻一多、梁实秋、黄际遇、沈从文、吴伯箫等名家都曾执教国立青大。

黄际遇早年留学日本,以数学为主科,是民国时期数学界的元老,1930年9月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黄际遇先后引进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曾炯、清华大学的留德教师李达、法国理学博士陈传璋来校任教。数学系时有3名教授、4名讲师,阵容强大,在当时的中国高校数学界十分抢眼。黄际遇成为山东大学数学学科的奠基人。

闻一多,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期间,结识杨振声和赵太侔、梁实秋等。国立青岛大学筹建期间,放弃清华大学的聘请,和梁实秋来到国立青岛大学,被聘为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实秋为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

期间,闻一多曾被臧克家的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所打动,破格录取了语文98分,数学0分的臧克家,被传为佳话。臧克家后来成为当代诗坛常青树,被誉为诗圣,在山大读书期间就以诗集《烙印》震动诗坛。臧克家一生多次提起这件事,感谢母校的博大胸怀,是母校成就了他的一切。

杨振声校长为使更多有志青年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积极拓宽教育渠道,接收旁听生入校学习。李云鹤、王隽英等一批进步青年成为国立青大首批旁听生。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青岛社会环境安定,自然环境优美;国立青大崇尚学术自由,人文环境宽松,大批知名学者、青年才俊齐聚至此。他们的到来,促进了了国立青大的发展。许多学科成为山东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局动荡。国立青岛大学师生积极参与救亡运动,学生自发组织赴南京请愿,教学秩序中断,学潮时有发生。南京政府下令对国立青岛大学进行“整理”,杨振声被迫请辞校长。1932年9月,国民政府将国立青岛大学改称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为校长。

赵太侔校长,仿效杨振声成规,订制各种规章制度和议事规则。倡导教授治校,使学校各项管理、教学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1932年,国立山东大学实行文理合办。打破两院之间的疆界,使教与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办学的特色。被教育部评价:“事属新创,用意尚佳”。

这一时期,文理学院师资阵容空前强大,在国内高校教学、科研方面,颇受瞩目。游国恩、台静农、洪深、陈传璋、任之恭、王淦昌、傅鹰等名师在文理学院任教。

1932年秋,国立山东大学创建工学院,设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学系,为山东大学乃至山东省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父亲丁观海此时任教于机械工程系。

国立山东大学实行青岛、济南两地办学,在济南设农学院,院址位于济南南全福庄,著名生物学家曾省任院长。设农业传习所,专收农家子弟,实习农作改良。

1937年,抗战爆发,国立山大师生以各种形式投笔从戎,献身抗战。1938年初,国立山东大学被迫从青岛内迁,先到安徽安庆,经武昌最终到达四川万县复课。3月,教育部下令“国立山东大学暂行停办”,师生大部分转入国立中央大学、武汉大学等。上世纪30年代,山东大学创造了办学史上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也经历了学校内迁、停办到复校的艰难历程。


抗战胜利后,内迁学校纷纷迁回原址,以汤腾汉为代表的山大校友组成“国立山东大学校友会复校促进委员会”,请前任校长杨振声、赵太侔及社会名流联名致电国民政府要求恢复山东大学建制,得到批准。1946年1月,国立山东大学复校,赵太侔为校长。

复校后,国立山大继续加强文、理、工、农等学科的建设,增设了医学院,聘请李士伟、魏一斋、沈福彭等一批医界名家、教授来校任教、任职。

利用地理优势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水产学专业,设立水产学系,由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朱树屏任系主任。从事海洋捕捞、水产加工、水产养殖的研究,1948年5月招收研究生,水产学系是中国水产事业的摇篮。

国立山东大学的学科进一步齐全,院系重点突出,成为上世纪40年代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国内重点大学之一。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国立山东大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解放前创建的华中建设大学、临沂山东大学,整合成立为华东大学。1951年3月15日,国立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并,成立山东大学,华岗任党组书记兼校长。学校设有文、理、工、农、医五院,十八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工学院、农学院、政治系、艺术系先后调出,在全国各地与其它院校合并组成新的大学;同时接收齐鲁大学的中文、历史两个学科。取消院级建制,设中文、历史、数学、生物、海洋等九个系和医学院,山东大学成为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华岗是早期革命家、理论家、教育家。曾任《新华日报》总编辑,理论水平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华岗校长把政治学习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亲自为师生上政治大课,讲授“社会发展史”, “学习共同纲领”。

华岗校长尊重学者,重视教学和科研,根据国家需要,确定学校的重点学科和发展方向,形成了“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特色。

当时的山东大学文有“冯陆高萧”,史有“八马同槽”等十几位著名教授,“文史见长”的办学特色和传统进一步凸显。为了繁荣学术、推动教学科研、培养和发现人才,华岗校长主持创办了最早的高校文科杂志----《文史哲》,并发起社科理论的大讨论。1954年,中文系毕业生李希凡、蓝翎在《文史哲》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章,受到毛主席关注。《文史哲》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全国文史研究的重镇。

院系调整后,学校加强理科的发展,重视数、理、化各专业的师资培养。以李先正、束星北、王普、刘椽等为代表的强大师资队伍,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山东大学生物系创立早,设有海洋生物、动植物专业,学校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学科。生物学既有童第周、曾呈奎等大师担纲,又有方宗熙、王祖农等名师助阵,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

院系调整中,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合并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成立了海洋系,这是一个新系科,也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赫崇本教授任系主任,文圣常、牛振义等知名教授在此执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东大学成立科学研究委员会,生物学家童第周为主任;每年举行校庆学术报告会。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全校上下营造出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良好风气。

五十年代中期,山东大学学科体系逐渐形成,特色鲜明,学术科研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成果显著,铸就了山东大学的又一个辉煌时期。


1958年8月,成仿吾任山东大学校长。成仿吾是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陕北公学校长。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奉命迁校济南。文科、理科迁济;海洋、水产、地矿三系留青。迁校使学校的建制、系科、教学科研均受一定影响。成仿吾校长带领全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学校因迁校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全面开启济南校区的建设。1960年前后建成文史楼、化学楼和部分教职工宿舍。

其次,确定毛主席书写的“山东大学”四字为校牌使用字体,并沿用至今。

三、恢复外文系、设政治系,新设原子能系和电子系,健全系科设置。在保持文史见长的基础上,加强理科,突出晶体材料和微生物两个重点学科。

四、恢复教学科研秩序,制定科研十年发展规划,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加强与高校及科研组织的联系与交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959年恢复校庆科学讨论会,1961年《文史哲》复刊。

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激发青年教师的进取心,振奋青年教师的精神,打造出一支业务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潘承洞、蒋民华、庞朴等等都是当时青年教师的杰出代表。

潘承洞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获得重要突破,证明了1+3和1+4;蒋民华研究、培养出的磷酸二氢胺(ADP)单晶体获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庞朴教授在哲学史、思想史等研究方面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12月,数学系研制成“山东大学1号”模拟电子计算机,等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陷入混乱。1967学校被更名为“鲁迅大学”。1970年6月,山东大学“一分为三”。理科改建为山东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并入泰安山东农学院;文科和曲阜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山东大学。1974年3月7日,山东大学恢复。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山东大学重新正常招生。

1978年至2000年,吴富恒、邓从豪、潘承洞、曾繁仁先后任山东大学校长。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山东大学逐步迈向现代化建设进程,二十几年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山东大学均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成为“211”、“985” 工程建设学校。

1979年,山东大学主持召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内容的全国文科讨论会。这是一次解放思想的会议,对中国高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以此为契机,山东大学的各项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1981年11月,山东大学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授予权单位。学校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新设立了多个系科,成立了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潘成洞教授指导的研究生于秀源成为国内首批被授予博士学位的18位博士毕业生之一。

山东大学制定了科研工作发展目标,召开了首次科技工作会议,围绕国家建设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山东大学20项科研成果获奖。邓从豪、潘承洞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小麦基因工程研究、人权研究、晶体研究等一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山东大学全面贯彻“双百”方针,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承办了大量学术会议,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及时掌握科技前沿信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跨时代的优秀人才。

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是山东大学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学校重点建设一批应用性强、国家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如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等。 通过国家“211”工程验收,入选国家“985”重点建设院校,1999年底,山东大学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是山东大学的优良传统。山东大学把教书育人融为一体,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大学发起的“战士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的“双心”活动,曾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回顾山东大学三次停办,三次复校,三次迁校,三次合校的百余年曲折发展史,我们认识到一所大学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与民族的坚韧品格密不可分,我们应该继承山大传统,发扬山大精神,为了山东大学辉煌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山东大学医科发展简史


山东大学医科最早可以追溯到1864年建立的登州文会馆时期。她主要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是登州文会馆、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院;二是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省立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医学院。2000年7月22日,山东大学与山东医科大学合并,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2012年建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山东大学医科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医学、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登州文会馆,是1864年由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创办的私立学校,1876年改称文会馆。188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聂会东到达登州文会馆,设立医院,教授文会馆学生西方医学知识。1890年,聂会东在济南华美街建立华美医院及华美医院医校。开启了山东大学医科教育的发展史。20世纪初期,登州文会馆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典范,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学堂。

1902年,美国长老会与英国浸礼会在潍县成立合会学局(1909年改称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下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分别设址在潍县、济南、青州。1904年,登州文会馆并入潍县广德书院大学班,成立广文学堂,又称广文大学,1909年改称文理学院。1911年,共合医道学堂即医学院在济南正式成立。1917年,文理学院、神学院迁至济南,与医学院合为一处,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正式改称齐鲁大学。

齐鲁大学医科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在华各地教会的肯定和支持,整合了北京协和医校、南京金陵大学医科、汉口大同医学校、华北协和女子医学院,实行男女同校、学分淘汰制,毕业生学历、学位得到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认可。齐鲁大学医科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中国医学教育师傅带徒弟的局面,使现代医学教育走上正轨。培养了大批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

齐鲁大学文理学院受到哈佛燕京社的资助,注重研究中国文化,成立了国学研究所,顾颉刚、钱穆、胡厚宣、孙伏园、吴金鼎、商承祚等名家、教授在此任教。他们在考古、古籍辩伪与编纂、历史研究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出版了《齐大国学季刊》、《责善》半月刊、《齐鲁学报》、《中国文化研究会刊》等学术杂志,在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

1952年,齐鲁大学文、理学院分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药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齐鲁大学秉承“尔将释真理,真理必释尔”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主义精神和谨严的学风。是上世纪中国教会大学中的典范。为中国近代新式高等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参照。


1926年,山东省政府将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等六所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省立山东大学。1928年,省立山东大学因战乱停办。1932年,山东省政府以省立山东大学医学院为基础创建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尹莘农任校长。1948年8月,改称山东省立医学院。同年11月,与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

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前身是新四军军医学校,是一所战地流动学校。创建于1944年10月,校长江上峰。1947年1月,为纪念加拿大著名外科大夫诺尔曼·白求恩,学校改称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50年12月,改名山东医学院。1952年与齐鲁大学医学院合并。白备伍、邵徳孚、王哲、方春望等先后任院长。

1985年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学校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系、护理学院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及三所附属医院,有两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五个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14个,硕士点43个,有正副教授928人,在校生达10355人。

山东医科大学继承齐鲁大学、华东白求恩医学院的办学传统,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独具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是国内著名的医科院校之一。


山东大学工科发展简史


山东大学工科起源于1912年创办的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经过省立山东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几个时期的演变、发展至今,历经百余年,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为山东及全国的实业、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清末民初,民族工业深受列强资本摧残。中国各界兴办实业,富民强国的愿望十分强烈。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要求各省设立中等实业学堂。1912年,山东省政府将济南、高密中等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设机织、染色、应用化学三科。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成立,以山东公立工专为基础设立工学院,原山东公立工专校长汪公旭任院长,内有机械、机织、应用化学、采矿四个系。1928年,省立山东大学因战乱停办。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建成。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改称国立山东大学,重新设立工学院,汪公旭任院长,下设机械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复校,恢复了各学院的建制并扩大办学规模。工学院增设电机工程学系,樊翕任主任。1952年,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并入山东工学院。

解放初期,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建立新中国工业基础,提高工业水平,积极促进专科学校建设。山东省政府在全省先后设立了多所工业类中等学校,并于1949年11月,将华东交专、华东高级工业学校等六所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山东工专,著名机械专家张协和任校长。经过两年多艰苦建设,山东省政府于1951年7月9日将山东工专改为山东工学院,从此,山东省的工科教育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山东工学院初建时期,克服师资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专业设置不科学等困难,新建了教学楼、师生宿舍、餐厅、实验室等工程,改善了办学条件;刘先志、丁履德、樊翕等一批知名教授、专家被聘来校任教,充实了师资力量;山东大学机械、电机两系调整到工学院,系科设置更加科学,办学规模初步形成。

文革结束至2000年合校,学校迅速从混乱状态恢复办学,并于1983年9月19日改称为山东工业大学。逐渐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至1998年,学校拥有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省级、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合校前,学校有2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20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老中青结合,阵容强大。一批国家级、省级专业人才脱颖而出,拥有教授、副教授605人,院士1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培养优秀生制”、“研究生推免制”、“主修辅修制”等多项制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近1万人。此外,党政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社会服务、后勤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优异成果,多次受到各级奖励。

山东工业大学的发展,受到国家教委、山东省的肯定和重视。1992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对山工大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1993年11月,学校成立“211工程”办公室。经过5年的积极准备和评审,1998年12月24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准山东工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建成国内高水平综合性工科大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山东大学2000~2016


2000年7月22日,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大学。新山东大学实现了强强联合,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优势突出,形成了济南、青岛、威海一校三地八个校区的办学格局。具有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

十多年来,山东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12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跨入世界前1%。学校基本完成了从教学科研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2001年,合校之初的山东大学迎来百年华诞,学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山大师生备受鼓舞。

新山东大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原三个学校的院系经过调整、融合形成了文、理、工、医等12大学科门类,31个学院、118个本科专业的办学规模。分布在三地八个校区,每个校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

注重学科建设是山东大学的历史传统,通过 “211”和“985” 工程建设,学科整体水平和实力显著提高。在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学校进一步强调学科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梳理出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把学科队伍、学科方向、学科平台及支撑条件、科研、人才培养等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学科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整体实力的提高,增强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明确了校长、院长负责制的学科建设体制。在《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了“学科高峰计划”,决定将遴选出的23个优势学科和主流特色学科,在“十三五”期间进行重点建设。

山东大学把人才培养作为全校的中心工作,提出“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为了实现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这一目标,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成立泰山学堂、尼山学堂,实施人才卓越计划、协同育人计划、三跨四经历培养模式,开办暑期学校、双学位班、辅修班,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完善本科生、研究生、成人、留学生教育体系,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5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十大试点高校。

学术是立校之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术和科研。为此,学校制定了《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并在《山东大学章程》中明确了学术管理体制,加强学术研究管理,鼓励创新。合校十六年来,山东大学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二等奖,6项获山东省科技最高奖。AMS项目与国际空间站、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大型强子对撞机并称为当今世界四大科学工程,而山东大学有幸参加了其中的两项。彭实戈教授、何瑁教授、王小云教授、程林教授、陈之江教授等人的科研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社科方面,山东大学的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等被列为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文史哲》继续引领社科研究的潮流,保持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传统。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带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引进高端创新型人才,形成良性循环,造就出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以教师为本位,通过实施 “三种经历”计划,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优先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完善教师荣誉体系,营造尊重人才和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

山东大学坚持全方位开放战略,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学术研究等方面展开国际合作与交流,卓有成效。校际、校企、校地、校研合作成绩显著;校友会、校董会和教育基金会相继建立并发挥作用。

山东大学以“为国家图富强”为己任,坚持把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山东,作为学校的办学使命与发展战略,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扩大合作,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社会影响力大大提升。

为了提高发展的质量,学校不断加大投入,优化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师生的教学、科研及生活条件获得全面改善。

学校在提高办学水平的同时,坚持党的领导,集中开展“三讲”、科学发展观、实践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等政治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全校工作,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这成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政治保证。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办学理念的探索与创新、制度文化的健全与完善、行为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环境文化的营造与提升、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繁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0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建设青岛校区。2012年,山东大学将威海分校更名为威海校区。2016年9月青岛校区正式启用,首批新生入驻。至此,山大形成了济南、威海、青岛三个校区的“山大系统”。山大统筹多校区办学的尝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的示范。